“你的治疗方案考虑和依据是什么?”“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和进展是什么?”
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的一天,是在主任医师刘志刚语速飞快的“连环问”中开始的。早上8时,科室所有成员带着病历和影像资料,依次汇报患者情况,在“头脑风暴”中开启一天的工作。
科室诊疗结束后,刘志刚又匆匆赶去隔壁一栋“神秘”的大楼。“中子源施工区域,闲人免进。”这是广东首个“治癌利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心大楼。
BNCT是国际最前沿的抗癌技术之一,被誉为治疗癌症的“第五疗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注射硼类药物,让药物与癌细胞精准结合,然后在中子照射下精准“爆破”,不伤害“友军”和“平民”类身体组织。
两年前,在期待声中,“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刘志刚作出了去东莞的决定。现在,他是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肿瘤放疗科学科主任、东莞市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主任。BNCT的临床研究由他负责,这个艰巨而又意义非凡的担子压在他的肩上。
近年来,BNCT赛道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如同“摸着石头过河”般赛跑。刘志刚奋起赶上,并相信自己能在这条赛道上越跑越快。
●南方日报记者马新杰欧雅琴
BNCT赛道上的“竞速者”
“一定要努力完成这项任务。”2024年初,在BNCT临床研究启动会上,刘志刚从陈和生院士手中接过《BNCT临床试验项目主要研究者》委任状,之后,这句话便时常在心底浮现。
依托散裂中子源工程技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潜心攻关多年,完全掌握了基于加速器的BNCT核心技术,自主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加速器的BNCT实验装置——这让BNCT在东莞落地有了可能。
现在回想起来,刘志刚与BNCT的不解之缘早在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2014年,我国首例黑色素瘤病患的硼中子俘获疗法临床试治研究在医院中子照射器上成功获得实施,达到预期验证目标。
当时,还是放射肿瘤学专业医学生的刘志刚整理了BNCT相关工作,并专门为此做了一个完整的PPT,对其涉及的内容和工作流程有了初步了解。
“那年,北京某机构建了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当时首例患者是湘雅三院的,做了足底的黑色素瘤,有很不错的疗效。”这些细节刘志刚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后来,在硕博研究生阶段和美国科研期间,刘志刚主要研究难治性肿瘤——恶性脑胶质瘤。恰好,能够“定向爆破”癌细胞的BNCT,对浸润性肿瘤治疗有巨大优势。学界业界不少专家认为,BNCT会是治疗脑胶质瘤的有效手段。
近十年来,刘志刚每年收治1000例以上恶性肿瘤患者,主持和参加近30项针对我国高发和危害性大的肿瘤临床试验。在近几年的国际肿瘤学大会上,其团队都有重要研究成果发表。这也让刘志刚成为参与东莞BNCT工作的合适人选。
在刘志刚到来之前,BNCT主设备已入驻东莞市人民医院。“硬件”陆续配齐,“软件”方面的难题需要他和团队逐步解开。
除了攻克同样作为核心的硼药开发外,递交临床前细胞和动物实验数据、制定合理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案、启动注册临床研究等工作也接踵而来。大量的细节和落地工作亟待他的团队参与,尽管其中的内容或许在国内外有一些参考,但目前还没有经过批准的规范操作,“大家都是摸着石头去过河。”
对肿瘤科医生而言,BNCT最大的优势是其细胞级的杀伤力,且优良的低毒反应能和现在的治疗形成很大的互补。刘志刚团队深知BNCT对患者意味着什么,这也让他们非常努力地推动其尽快实现临床应用。
刘志刚也透露了BNCT的最新进展,“今年我们目标是开始人体研究,先启动复发的头颈肿瘤,后续会陆续启动复发的脑胶质瘤、乳腺癌、黑色素瘤、骨肉瘤等同步去做。”
近年来,全球BNCT研发不断提速。在日本,BNCT正蓬勃发展,中国、意大利、芬兰、美国、英国、俄罗斯、西班牙、以色列、阿根廷等也纷纷加紧自研开发。
在国内,BNCT技术虽然正处于临床研究和产业化的早期阶段,但全国正在建或拟建的BNCT治疗机构已超过10家,分布在海南、台湾、北京、厦门、东莞、西安、青岛、湖州、莆田、泰安等地。
“东莞的整体进展正在有序进行。”东莞所使用的设备是国内第一款基于直线加速器的先进设备,是目前国际上在BNCT领域的主流拓展技术,这是刘志刚一部分底气的来源。
另一部分底气的来源,则是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人。
有点“直”的“时间管理大师”
“他们说我有点直。”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刘志刚,居然有些喜欢这个评价。
他爱说大实话,不喜欢讲太多好听的,“在任何场合,我们作为东莞医疗人,就是要群策群力为东莞医疗整体发展建言献策。”
在很多讨论会上,刘志刚常常忍不住说起自己心底的反思。他关心东莞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进度,关心器官移植技术在东莞如何落地,关心镇街医院的差异化发展,关心怎么通过业务互补帮助他们走好医疗发展路……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像他经常提起的这句话一样,很多人都觉得,他身上有一股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他希望东莞市人民医院未来五年内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些比较有影响力和意义的科学论文和治疗方案。
这时,不妨先仔细看看他在东莞都做了哪些工作。
不到一年,刘志刚便带领团队获评202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是东莞公立综合医院首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东莞卫健系统“零的突破”。2023年,他又带团队申报了东莞市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创新硼药和核素药物工程中心……
在肿瘤放疗科迈向国际高水平的这段路上,填补技术的空白首先要填补尖端人才的空缺。刘志刚初到科室时,这里只有2位博士学位医生。一年半过去,35人的医疗科研团队里已经有12名博士、博士后,不少人开玩笑称这是“博士浓度最高的科室”。
之后,一个个新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全身放射治疗技术、高精度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D打印在放射治疗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东莞肿瘤治疗水平逐渐迎头赶上。
刘志刚向记者描述了他“普通的一周”——
星期一在特需门诊,星期二、星期三在普通门诊,每个门诊单元大概看30个患者。去门诊之前,还需要在对新患者和病情变化的患者治疗计划主持全科讨论。一周中,他需要腾出3个小时和所有临床及实验室团队讨论上周的科研进展、实验室进展,并和同事讨论整个科室的运行工作……
“工作就是一直在克服各种困难。”作为研究型科室的带头人,他致力于探索更加有益、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构建无饥饿、无呕吐、无抑郁、无疼痛的阳光病房,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是他一直的目标。
他说,在这些工作里他找到了关于医学“无穷无尽的兴趣”。
带出近20名硕士及以上学生
谈起年幼时,刘志刚偶然说起自己非常喜欢地球仪。在指尖的拨动中,一幅世界地图在脑海中旋转着拼凑完整。
长大后,这幅世界地图有点像他的“飞行地图”。因为之前学习、工作的缘故,他也曾飞去过北美、欧洲的很多国家。
不管在哪,家乡菜都是他的首选。哪怕在国外出差,忙完工作,他还想着掏出手机搜索附近的湖南菜,“现在手机APP很实用,我在奥地利都能找到,在美国就更容易了!东莞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城市,很多湖南人在这里奋斗安家,成为‘东莞人’。”
不过,在那么多的身份和头衔里,他总在第一次介绍时说自己是医生,因为这是他心里分量最重的一个。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世界医疗先驱特鲁多的名言,也是刘志刚信奉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患者“抢得时间”。让患者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是对医者至高的精神褒奖。
手持教师资格证的他,也已经带出近20名硕士及以上的学生。在做老师这件事上,他和他的老师也持一样的观点,“最大的荣幸不是自己做了多少科学研究,而是你培养了多少好学生,把知识、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传承下去。”
“我觉得我老师这样跟我说的原因炒股配资网,可能是他觉得我干得还不错。”刘志刚打趣地说道。只见他话音未落,手上又忙碌地敲着键盘,挤出时间见缝插针地处理消息,同时也不断关注着更前沿的研究。